下,以法治国。法者,国之重器,民之圭臬,非一成不变,当随时移世易而进,与国同寿,与民同生……”
\n
他诵读的,正是他倾尽心血,为大夏王朝制定的,那部仍在不断修改、完善,甚至每时每刻都在根据新的国情而衍生出新条款的《大夏神武法典》!
\n
随着他的诵读,一个个蕴含着“秩序”与“规则”之力的金色古篆,从他口中缓缓飞出。周围的“终结”法则立刻感应到了这股新的“秩序”,无形的压力如潮水般涌来,试图将这些文字消弭于无形。
\n
然而,那些金色古篆却坚韧无比!
\n
因为一部活着的,不断在进步和演化的法律,本身就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永远在进行的“过程”!
\n
那冰冷的“终结”法则,似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它无法“完成”一个永远在路上的东西!
\n
金色的文字在“终结”之力的挤压下非但没有溃散,反而愈发璀璨。它们竟在那道无形的“墙”上,互相勾连,彼此支撑,以“秩序”对抗“终末”,以“演进”对抗“死寂”,最终硬生生地构建出了一座完全由法律条文组成的,闪耀着无上秩序光辉的金色拱门!
\n
拱门之上,“法度之内,皆可通行”八个大字熠熠生辉,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庄严气息,就那么稳稳地,洞穿了那道生者禁入的屏障。
\n
诸葛亮看着这一幕,手中的羽扇都停下了摇动,眼中满是震撼。
\n
华佗抚着胡须,满眼都是不可思议。
\n
孙悟空更是看得猴眼圆睁,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桃子。
\n
打了半天,试了半天,最后,竟然是靠“讲道理”把门给讲开了?
\n
商鞅缓缓睁开眼,站起身,理了理被冻气沾染的衣袍,对着拱门,对身后一脸呆滞的众人,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