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是呈上证据,实则,是毫不留情地将他推到了一个必须做出选择的悬崖边。
\n
她将“苏家是否参与了构陷嫡女”这个家事,用“商誉”和“门风”这两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硬生生拔高到了可以被朝堂公议的层面。
\n
若他顾昭之无视这份证据,便是偏私,日后无法在朝堂上以“公正”二字立足。
\n
若他要查,以他如今的权势,顺着这条线查下去,苏家与当初主审此案的李侍郎之间的资金往来必然会暴露无遗。
\n
届时,苏家必倒,李侍郎难逃,整个构陷案的黑幕将被彻底揭开。
\n
她用最决绝的方式,逼着他替她完成复仇的最后一步。
\n
顾昭之沉默良久,修长的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发出沉稳的“笃、笃”声,像倒计时的钟摆。
\n
最终,他提起朱笔,在一张空白的奏帖上批下了一行字:“着都察院即刻立案,彻查苏氏商行与礼部侍郎李府近年所有资金往来,不得有误。”
\n
三日后,一道圣旨如惊雷般劈在了苏家府门之上。
\n
因“商行舞弊,账目混乱,且教女无方,败坏门风”,苏家被罚没整整三年的商税,并被暂停了至关重要的江南行商资格。
\n
旨意宣读完毕,苏家门前那块刻着“苏府”二字的烫金门匾,被禁军当场摘下,重重地摔在地上,四分五裂。木屑飞溅,像一场无声的葬礼。
\n
苏老爷跪在府门前,老泪纵横,一夜白头。
\n
苏婉儿披头散发,赤着双足,形容枯槁,再不敢提“堂姐”二字,眼神里只剩下无尽的恐惧和悔恨。
\n
而此刻,百丈之外的顾府高阁之上,苏晚凭栏而立,手中捧着一盏清茶。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