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伊阙关,关隘险要,有词为证:
\n
《忆秦娥·伊阙关》
\n
危崖裂,洛川中锁双扉铁。双扉铁,青山如锷,水吞残雪。
\n
千帆欲过咽喉截,一关雄镇兴衰决。兴衰决,风涛拍岸,古今同咽。
\n
龙门石窟的阴寒与玉玺拓片的猩红,如影随形,日夜啃噬着三人的神经。
\n
腊月十五的太原兵械库,已非仅仅关乎一地得失,而是悬于大唐国运咽喉的利刃。淮阳王的獠牙,借镇国鼎与玄铁碎片,彻底展露狰狞。
\n
时间,如同沙漏中坠落的流沙,每一粒都带着倒计时的残酷回响。
\n
“走水路!溯洛水,过伊阙,直抵孟津渡,转陆路北上太原!”李璃雪指尖划过粗糙的羊皮舆图,声音斩钉截铁。
\n
水路虽绕,却可避开沿途盘查,更可借漕船隐匿行踪。
\n
伊阙关,扼守洛水中游,两岸青山夹峙,形如门户,是水路入洛的必经咽喉。
\n
数日兼程,漕船破开洛水浑浊的波涛,逆流而上。
\n
两岸青山相对出,秋色已浓,层林尽染,却无人有暇欣赏。
\n
船头,李璃雪一身素净的青布襦裙,山风吹拂着鬓角碎发,她的目光如同冰封的湖面,沉静之下是汹涌的暗流。
\n
石憨双臂的旧伤在湿冷的河风中隐隐作痛,他沉默地立在李璃雪身侧,如同一尊饱经风霜的铁塔,青冈木棍斜倚肩头,棍身被摩挲得油亮。
\n
如兰则在船舱内整理着为数不多的行装,指尖无意识地拂过藏在袖中的半枚焦黑“晋”字令牌,眼神凝重。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