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大乾和帝中兴三年(111503年),萧衍逼迫萧宝融禅位,于都城南郊祭告天地,登坛接受百官朝贺,建立梁朝,改元天监,大赦天下。初登大宝的萧衍,深知这江山得来不易,更知晓治理国家的艰难。为了让大梁能长治久安,他广纳贤才,遍寻良策。
\n
一日早朝,诸事议毕,萧衍扫视朝堂,缓缓开口:“朕初承大统,欲使我大梁国富民强,长治久安。众卿皆饱学之士,久居朝堂,对治国理政定有高见,不妨畅所欲言,共商大计。”
\n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诸多大臣交头接耳,却无人率先开口。此时,一位身着朝服,气质不凡的女子出列,此人正是林夏。林夏出身书香世家,自幼聪慧过人,饱读诗书,对治国之道亦有独特见解。后因才华出众,被萧衍赏识,招入朝中为官。
\n
林夏仪态端庄,向萧衍行了一礼,朗声道:“陛下,臣以为治国之要,首在吏治。官吏乃国家之基石,其品行优劣、能力高低,直接关乎百姓福祉、国家兴衰。如今我大梁初立,当务之急是整顿吏治,选拔贤能,罢黜庸碌,使为官者皆能一心奉公,为民谋利。”
\n
萧衍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赞许:“林卿所言极是。吏治清明,则国家兴盛;吏治***,民心离散。朕亦深知此理,只是具体该如何整顿,林卿可有良策?”
\n
林夏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陛下,整顿吏治,需从多方面着手。其一,完善选官制度。如今选官,多以门第出身为标准,致使许多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子弟被拒之门外,而一些高门子弟却尸位素餐。臣以为,当推行科举制,不论出身贵贱,唯才是举,让天下有才之人皆能为陛下所用。其二,加强对官吏的考核监督。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定期对官吏的政绩、品行进行考核,对于政绩卓著、清正廉洁者,予以嘉奖提拔;对于贪污***、渎职失职者,严惩不贷,绝不姑息。其三,提高官吏俸禄。使其衣食无忧,方能专心政务,减少贪污受贿之事的发生。”
\n
萧衍听闻,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林卿之策,颇有见地。科举制朕亦有所耳闻,隋朝曾试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