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当达旦大军迅速摆出前盾后矛,万箭穿心的阵仗时,青年从马背上一跃而起,挥刀向前,淹没在密密麻麻的敌军中。
\n
而枣红马,嘶鸣着远去。
\n
这一出,把大家都看愣了,此人纵马赶来送死,是什么意思?
\n
但那人踏着盾,踩着枪,单手按下达旦士兵的头颅,纵身跃到后方的骑兵身上,而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探手扼住对方的喉咙。又在数不清的刀刃枪尖来袭时,将刀一扫。
\n
鲜血泼出一弯红月,无人能近他的身。
\n
达旦首领大惊,立即纵马上前与他交战,一把沉重的方天戟,差些儿将来人叉在马下。
\n
“来者何人,竟敢独闯我军?”他吼道。
\n
看着眼前这个带着面具的青年,身形远不及盘於人那般壮硕,他便眼底流露轻蔑:
\n
“跳来跳去的如同耍猴戏,也敢舞到本将军面前!然骑兵与步兵之间是天堑,你是自寻死路。”
\n
“本将军只需扯扯缰绳,便能将你踩烂在马下!”
\n
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n
达旦兵强马壮,骑兵均为战马和人都戴了重甲的重骑兵,战马面对长矛毫不却步,骑兵高高在上直接践踏步兵,马上和马下比拼,可谓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n
于是,达旦首领有自信,能够在三招以内将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捅死。
\n
他将三角眼一敛,长戟便凌厉地刺去。
\n
马下的人虽然双手撑刀一挡,但达旦人天生神力,这一招又沉又充满攻击性,对方踉跄了两步,达旦一个挺刺,直接将他叉得摔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