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陆征祥与他是前脚挨着后脚到的,他才坐下喝了口水,孙宝琦就放下了文件,问道:“陆总长,你方才离开了国会之后可是去拜会了英美两国大使?现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了这个消息么?那些协约国国家是什么态度呢?还有美国方面呢?现在有没有消息反馈回来?”
陆征祥放下茶杯按住自己的额头喘着粗气:“已经派人跟各国大使馆都发了照会,英国自然是不同意咱们对日宣战的,说的好听是怕影响远东和平。其实我看,他们是担心事情闹大了,我们连英国在华租界跟香港都给收复了。至于美国那边,那位司戴德大使的意思是要请示国内。日本这两年在南洋扩张的厉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美国人,我看总统的战略影响能达成。至少就算不能保证美国站在我们这边支持我们收复国土,但应该也能掣肘英法等国的意思。毕竟欧洲战场上,德国跟奥匈帝国都还没倒下来,他们目前的主要注意力还是在欧洲。”
他们这些人比总统顾虑还多,因为这一次不同于1916年的中俄战争,是中国跟日本之间的全面战争。很难说日本会不会愿意协约国条例,将英法美等协约国拉入中日战争的泥潭中,以威慑中国。
不过有一点他们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协约国中的英法美等国轻易不会干涉跟插手这场冲突,因为发生在欧洲的那场持续了数年的欧战已经接近尾声了。眼看着胜利的曙光在即,此时协约国更要穷追猛打,争取早日逼迫同盟国宣布投降。
此时欧洲战场上,局势已经开始明朗化。
1917年,东线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但是德国人错误的估计了形式,从1918年3月12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7次大规模的攻势,头四次攻势在损兵二十万后仍无所获。
而美国远征军主力的到来使协约国兵力大增,该年9月底,德军发动第五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奥尔良仅1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己方则损失十万人。在9月9日-10月13日这三十多天里,德军发动第六次攻势,企图将德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