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白令也成为了“乱臣贼子“的一分子,他便应该在在前两日传回南京的奏本中提上一嘴,让朱元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並提前派遣大军戒备。
如此他们便不用像现在这般投鼠忌器,任由城中的商人们肆意操控蚕丝和桑布的价格,而手足无措。
闻听此话,曹爽的眼眸中便是流露出一抹迟疑之色,瞧朱棣这咬牙切齿的模样,是篤定要“以暴制暴“了。
但此等方式会不会有些过於激进,导致城中的形势进一步失控?
正当曹爽犹豫不决的时候,潁国公傅友德就好似猜到其心中所想一般,適时打破了驛馆中的沉默:“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殿下此举英明。“
言罢,也不待案牘后的朱棣有所反应,老成持重的潁国公傅友德便是扭头看向欲言又止的曹爽,並不动声色的摇了摇头,浑浊的眼眸中闪过一抹肃然。
经过近些时日的相处,他也渐渐察觉到曹爽的弱势所在。
正如当初的朱元璋所说,眼前的曹爽虽是才学惊人,诸多“荒诞“的观点更是让人嘆为观止,但其终究年纪尚浅,身份有限,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十分有限。
要是他没有猜错的话,这位曹先生之所以迟迟不愿意燕王殿下採取“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掉杭州城中的暗流涌动,便是担忧此举会导致城中进一步失控。
一旦这些近乎於垄断城中织造业的商人们伏法,城中围绕著丝绸展开的贸易便会在一段时间內出现真空,导致本就是依託市场需求和存在的蚕丝和桑布,变得毫无价值可言。
如此一来,城中以此为生的农户和织工们便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打击,甚至难以餬口为生。
但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假若他们此次无法对城中的“乱臣贼子“们斩草除根,未来必定遭遇更多的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