璋其实早就有心整顿商税,並非“两耳不闻窗外事“。
“让我来整顿商税?“曹爽的脸上写满了茫然和诧异。
仗著两世为人的“上帝视角“,他虽是能够瞧出大明诸多制度存在的弊端,甚至在擅长的领域还能够“侃侃而谈“一番,但对於高深冗杂的財政之道,他却是知之甚少。
尤其是在具体的措施上,更是一头雾水。
“那倒不是,“见曹爽面色挣扎,语气也有些飘忽不定,深諳人心的燕王朱棣便是大概猜到了原因所在,並赶忙补充道:“父皇已於今日早些时候,专门授意代管户部的杨大人,令其暗中在户部挑选能臣干吏,隨同先生一併前往杭州府。“
“未来我大明商税的具体改革措施,也由这些人制定,先生只需从旁把关即可。“
虽说能者多劳,但赋税事关国家大事,他那位生性多疑的父皇自是不可能將差事尽数交到曹先生一人手上。
“原来如此..“
听闻自己无需负责商税的具体改革措施,曹爽方才如释重负的鬆了口气,神情不似之前那般紧张,目光也是不由自主的看向窗外。
自从穿越以来,他虽然先后结识了眼前的燕王朱棣,翰林学士“刘三吾“,凉国公蓝玉,潁国公傅友德等一系列大明重臣,但“行程轨跡“却一直停留在南京城。
若是有机会,他还真想去其他地方瞧瞧。
毕竟这南京城作为大明的国都,终究是首善之地,哪怕是到了清兵南下,亡国之际,依旧是灯红酒绿,繁华无比的景象。
待在南京城,他永远无法感同身受的体会到“民间疾苦“。
“殿下,还有人会隨我一同去杭州府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