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表情的看向不远处的李景隆,深邃的眼眸深处也隨之涌现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失望。
自打建国以来,他便给予了自己的姐夫李贞,和外甥李文忠一系列特权,並让“李家“凌驾於“淮西勛贵“之上。
可以说,在大明刚刚立国的那十余年时间里,父子二人同为国公的“曹国公府“不仅是当之无愧的“勛贵之首“,也是“外戚“之首。
哪怕如今自己的姐夫李贞和外甥李文忠已然病逝,但“曹国公“一脉依旧是国內身份最为煊赫的勛贵,李景隆的履歷更是碾压其余同龄的勛贵子弟。
难道说,自己如此明显的“偏爱“,还不足以让眼前跪在地上的李景隆知足吗?
“回陛下的话,“舔了舔乾涩的嘴唇,曹国公李景隆竭力控制著自己的呼吸,不受扑面而来的窒息感所影响:“臣前些时日奉命出京平乱,方才发现过往所学不过是纸上谈兵,实在有负陛下的厚望。“
“此役我大明虽是大胜而归,但皆仰仗於燕王殿下和定远侯运筹帷幄,臣深感能力不足..“
“还请陛下恩准,免去臣在五军都督府的一切差事..“
几句磕磕绊绊的呼喝声过后,曹国公李景隆顿时以头伏地,跪在光滑无比,隱隱约约有一丝凉意的地砖之上,全然没有注意到上首嘴巴微张,似是始料未及的朱元璋。
“你想辞去军权?“
半晌,在身旁郭寧妃的提醒下,洪武大帝终是反应了过来,转而满脸狐疑的询问道,但眉眼间的神色却是缓和了许多,不似之前那般冰冷。
功高震主,一直是困扰著歷朝歷代君主,始终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
作为崛起於微末,亲手创建了大明帝国的开国之君,朱元璋压根瞧不上前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举措,內心也有足够的自信,可以压得住朝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