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军都督府,准备的如何了?!“
气势骇人的朱元璋没有继续理会欲言又止的翰林学士刘三吾,而是將目光投向了大殿內武勛所在的位置。
前些时日,赶在曹爽出狱之前,他便曾当眾透露了远征倭国的意图,並且命令户部和兵部会同五军都督府共同制定对策。
不同於手脚冰凉,面面相覷的文官们,身材魁梧的武勛们则是肉眼可见的兴奋起来,眼眸深处满是惊喜之色。
原来陛下昔日的“豪言壮志“並非心血来潮,而是真的有所图谋。
自北元皇室衰微,被他们大明打的节节败退以来,他们这些武勛便是陷入了“狼多肉少“的境地,即便偶尔蒙古韃子扣边犯境,领兵打仗的机会通常也会落到皇子的头上,再难拥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但现在,他们似乎重新拥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和舞台?
“回稟陛下,“在诸多武勛的窃窃私语声中,站在队伍首列的潁国公傅友德便是上前一步,面色平淡的拱手道:“五军都督府已徵召福建,广东等地的千户守备进京述职,並初步草擬了作战计划。“
俗话说紫禁城中没有不透风的墙。
时至如今,这满朝文武或多或少都曾知晓南京城中近些时日突然凭空多出了一位“曹先生“,不仅居住在寸土寸金的大功坊,並且还令燕王朱棣亲自前往拜见。
但除却他傅友德和已然赶赴西北边陲坐镇的凉国公蓝玉之外,恐怕少有人知晓这位“曹先生“究竟是何许人也,又在朱元璋心目中占据著怎样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这位曹先生,便是令朱元璋下定决心,远征倭国的“始作俑者“。
“做得好。“
“当做好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