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稟陛下,“不知过了多久,一名青袍官员自队伍中出列,眼神坚毅的昂然道:“臣翰林院修撰,有本奏。“
顷刻间,奉天殿內诡异的沉默被打破,但接踵而至的便是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声。
事关宗室藩王,纵然是六部堂官也要谨言慎行,以免引火烧身,谁敢乱嚼舌根子?
这翰林院虽是朝中最为清贵的衙门,也有权风闻奏事,但修撰终究是个从六品的言官,此时焉敢高谈阔论?
只是当眾人瞧清楚说话之人的面容之后,却不由得一片譁然,竟然是黄子澄?
黄子澄年少成名,曾跟在多名大儒身旁学习四书五经,於洪武十八年摘得探,深受天子朱元璋和太子朱標的倚重。
故此,黄子澄在朝中的官职虽然称不上显赫,但却是人尽皆知的“太子党“,前途一片光明。
窸窸窣窣的私语声过后,偌大的奉天殿重新安静下来,就连户部尚书赵勉也不由得微微眯起眼睛,仔细端详著这位“太子党“。
这位年富力强的翰林院修撰此时突然跳出来,十有八九是打算为其身后的“皇长孙“谋划了。
似是没有察觉到身旁投来的各种眼神,年过四旬的黄子澄稳稳站立,朝著上首的朱元璋扬声道:“陛下高瞻远瞩,微臣佩服不已。“
“但我大明国事多艰,宗室赏额数目过大,恳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不若暂且休养生息几年..“
宗室藩王权柄过甚,早已在不知不觉间威胁到了朝廷中枢,朱元璋此举虽是能够有效缓和宗室和朝廷之间的紧张关係,並在未来减少宗室对於朝廷的负担,但在短时间內也会间接擢升宗室诸王的地位。
【记住全网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