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遥想前汉景帝,以“推恩令“的方式削藩,尚且引得藩王宗室不满,继而导致了“七国之乱“;可在军中並无太多根基的建文帝却在即位之后,便马不停蹄的著手削藩,直接以各种各样的由头,將周王,齐王,代王等宗室藩王直接废为庶人。
手段之激烈,令人咂舌。
“敢问先生,朱棣何德何能,得以拯救大明?“又沉默了半晌,牢房中的沉默被朱棣所打破。
此时的燕王似乎意识到了自身岌岌可危的处境,不自觉便坐直了身子,而牢房外的朱元璋也是身躯一震,顿时来了精神。
对啊,老四有什么过人之处,得以拯救朕的日月山河?
“原因大致有三,其一便是传承有序,可为后世之君树立榜样,避免同室操戈,手足相残。“
儘管在原本的歷史上,除却由眼前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之外,宗室藩王再没有发动过像样的叛乱,但曹爽仍是將这个理由放在了第一点。
自古以来,皇位传承便是王朝初建时最为棘手的问题,即便不考虑南北朝的乱世,汉各个大一统王朝也先后爆发过“吕氏干政“,隋煬帝弒兄逼父,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以及前宋的斧声烛影。
这个理由在古人心目中,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歷史上的朱棣之所以如此呕心沥血,屡次北征漠塞外,甚至在途中病逝,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淡化其“篡位“的事实。
“第二点便是避免內訌,不至於令我大明儿郎兵戎相见,百姓民不聊生。“见燕王朱棣若有所思,曹爽便趁热打铁的说道。
持续了四年的靖难之役虽然最终是以“偷家“的结果宣告结束,但也导致了大量的明廷精锐在这场“內訌“中丧生,极大程度上损耗了大明的国力。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