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的国之脊樑。
眾人打算在盱眙城歇一晚,明日再出发南下。
林十三和孙越、沈惟敬、唐顺之相互帮忙包扎著伤口。
林十三道:“唐先生,我不明白。淮安有整整一个卫、四个千户所、十一个百户所。加起来有卫所军上万人。他们就坐视倭寇隨便攻击各个县城?“
“另外,昨夜咱们夜袭倭寇。轻鬆杀五十人。去年为何五十多个倭寇能够横行江南?”
唐顺之答:“你问到了点子上。卫所军制乃是太祖所定,当初太祖曾自豪的说『咱养百万兵而不费一文』。”
“可卫所军制到了今天,却早已朽败不堪。士兵沦为了卫所军上官的家奴、
僱农。”
“如果你是卫所军士兵,你为何要去打仗?打贏了,赏银恐怕还不够还借上官的高利贷。”
“打输了,脑袋搬家。”
“少林僧兵能打,是因他们有佛家之大信仰。你跟一群卫所军老粗谈什么大信仰?没用!”
“广西狼兵能打,一来是因他们故乡民风彪悍。二来是因他们是朝廷特旨拨发餉银。且瓦氏夫人从不剋扣。“
“你给卫所军拨军餉试试。户部拨下来一百万两银子,先是各省都司衙门分一分,兵备道衙门分一分。总兵、参將、副將,诸卫指挥使、同知、金事、千户、镇抚、百户、总旗再层层扒皮分一分。”
“真正落到底下士兵手里,恐怕只剩下几个铜钱。”
林十三听了唐顺之这一番宏论,感慨道:“照您这么说,东南三十万卫所军就都是废物,抗倭根本用不上。”
唐顺之頜首:“没错!打起仗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