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场读者们的心情有些沉重。塞恩心有所感,翻到渔夫杯界面,找到一篇新文章,名为《桑田随笔》。
作者是“孤帆”。
虽然这个笔名它们从未见过,但只要读第一段,所有事先了解过蓝星的读者都知道那就是沧海。
文中的作者事迹也与沧海的经历一致,年少得知命运的噩耗,放弃报考官方小说家,与朋友分离,了解野史,以民俗角度解说那藏在历史的玄幻痕迹……作家的身份或许可以隐藏,可知识的厚度就像馅饼里的陷一样是藏不住的。
读者们带着紧张读下去。
孤帆,或者说沧海,仅简单讲述了生平,他并不打算写个自传,而是选择写散文。他说他常与荀命散步聊天,于是部分文章可能比较口语化。
在这篇散文中,读者们了解到一个更不一样的沧海。他并不乐观开朗,在文章的一开始反而有些愤世嫉俗:
“当世界对我不公时,我也对世界失望了。”
一个作家对死亡的思考缓缓在读者面前展开。
“在收到化验单时,偶尔,我会对死亡有种薄薄的恐惧,它像个弹弓一样把我拉扯到我死后的世界。那时我停止了思考,无法见证这个世界会有怎样的未来,我被时间彻底抛弃了。文坛上的流行语,‘多写一点,让它们在死后继续影响世界’,并不能安慰我。我怎么敢说我的浅薄文字能存活到我百年之后呢?而且我本人在那个世界是停滞的,终究是毫无改变。
“这时我又难免思考苦难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人在苦难后常做这样一件事:思考生命的意义。许多作家在经受非人的折磨后写出了惊世巨作。难道这个疾病也是上天对我的恩赐?我应该感谢它成全了我的写作之路?这道理简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