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模糊的北方边境州县】。所属:北境锐健营【一支确实存在过但番号已裁撤或合并的边军部队】。事由:于某年某月在与北蛮某次边境冲突中【一场有据可查的小规模冲突】作战勇猛,不幸负伤【具体伤势描述,与唐昭临平日偶尔显露的某些
\n
细微习惯动作相符,显然经过细致观察或推测】,验明伤势,准予卸役归籍,并发给公验及少量恩赏。落款是兵部大印和当时边镇将领的签押画名,无论是纸张质地、墨色陈旧感还是印章的篆文样式、印泥色泽,都与存档真件别无二致,显是动用了非常规的手段和资源制成,足可乱真,便是兵部老吏也未必能辨其虚实!
\n
“锐健营……”唐昭临心中惊涛骇浪。这支部队他听说过,以悍勇和纪律严明著称,蜀王竟然能弄到如此“真实”的兵部公验!
\n
“宁姑娘之前为你安排的‘北方从军’背景,虽是权宜之计,却也歪打正着。”蜀王解释道,“本王便顺水推舟,将此事做实。有这份公验在手,你便不再是来历不明的江湖人,而是为国负伤的归役军士。这身份,足以应对绝大多数官府盘查,也能更好地解释你为何身手不凡,甚至为何会被本王看重,委以看护祥瑞之责。”
\n
他拿起那枚小印章,印底刻着一个“许”字,是私印:“这是配套的私印,一并收好。日后若有文书往来,可用此印。”
\n
这份“凭证”,不仅强化了“许昭临”身份的合理性与可信度,更无形中将他与朝廷、与军方扯上了一丝联系,大大降低了被随意怀疑和调查的风险。这是蜀王给予他的保护,也是一种更深的绑定。
\n
“殿下……费心了。”唐昭临收好凭证和印章,心中复杂难言。
\n
“你我如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蜀王看着他,“本王此去成都,会留下副统领陈墨及五名精锐。陈墨忠诚可靠,武艺高强,但只认军令。明面上,他负责祥瑞安危,听从本王号令。但此地事务,尤其涉及机变应对,仍需你来主导。若遇紧急情况,或陈墨过于刻板,妨碍你行事,可酌情以此物示之。”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