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情绪,似有痛心,也有着上位者的冷静,“本王痛心疾首。此等惨剧,绝非本王所愿。”
\n
他微微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然对手行事实在隐秘迅疾,动用的更是黑袍子与神机营这等雷霆之力,且有内贼接应。本王虽在蜀地布有耳目,却终究鞭长莫及,加之身处之地亦非全无掣肘,待察觉京城异动,收到零星警讯之时,已然晚矣!未能阻止此等惨剧,实乃憾事!”
\n
这番话解释了为何未能阻止,也点明了信息传递的滞后和自身处境的限制。唐昭临听着,心中的疑惑稍解,但悲愤更甚。
\n
蜀王话锋一转,目光扫过这间客房:“所以,你这小店,本王会安排雷恩‘好好照顾’,确保不会再有宵小之徒前来滋扰。你可安心在此落脚。”这“好好照顾”,既是保护,又何尝不是一种监视和控制?唐昭临听懂了其中的深意,但他此刻心乱如麻,根本无暇细思。
\n
“殿下……那灭门真凶……”唐昭临喉咙滚动,声音带着颤抖。
\n
蜀王似乎看穿了他的混乱,继续说道:
\n
“如今李相虽倒,看似大快人心,然赵相在朝中借势而起,权势更炽,一家独大。这对本王,对雍朝社稷,皆非幸事。尤其是关中那边,怕是要更进一步,再生事端。”他轻轻踱了几步,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与年龄不相称的疲惫与忧虑:
\n
“圣上近年来沉迷长生之术,听信方士‘二龙不相见’之谶言,早早便将本王安置于此偏远蜀地,名为体察民情,实则疏远京城。如今朝局动荡,赵相气焰嚣张,本王若想重返朝堂,拨乱反正,急需助力。”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唐昭临身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期许:“唐少主,你需要本王为你查明真相、报仇雪恨;而本王,也需要你的帮助,需要你……以及你所代表的唐门遗智。”
\n
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和混乱,唐昭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蜀王的话虽然残酷,却也指明了一条可能的道路:唐门的真实立场、朝堂的险恶争斗、储君的艰难处境,以及……复仇的希望!如果唐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