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来的翰林学士如王珪这般都没有更换这窗格,以示盛典。
王珪穿戴整齐后,便至玉堂于制草台后正坐,中书官吏已在内等候将词头奉上。
王珪见词头后不由大吃一惊。
中书官吏催道:“几位相公等得急,还请内制立即起草!”
王珪闻言后略想了想本要提笔制草,但笔方提起却又放下,但见他在玉堂中踱步沉思。
中书官吏不由色变,不会这时候出什么变故吧!
果真王珪言道:“此诏我不能制草!”
“内制这是为何啊?如此下官怎向几位相公交代?”中书官吏不由急道。
但见王珪正色言道:“你回禀几位相公,旧制,立后,建储,命相,天子必御东门小殿,召见翰林学士面谕旨意,乃锁院草制,你送来此熟状不合规矩!”
中书官吏道:“可是庙堂佥议进呈,事得允,中书可以熟状,陛下已是首肯建储之事,上有天子御宝在此,内制再看这熟状白麻,上有宰相押字,执政具姓名,哪还有不对之处?”
王珪道:“即便是熟状,也要御药院内侍捧敕,岂可由中书代劳。”
说到这里,王珪道:“建储之事乃防篡弑,压臣子之乱也,此乃大事也,我王珪纵死,非面受圣旨方可!”
说到这里王珪隐隐有几分后悔。但想到平日官家对他恩重如山,王珪却觉得此举有必要。
中书官吏对王珪这般道:“官家好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