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人分别通名,一位名叫窦卞,另一位名叫罗恺。
章越恍然,原来他们是嘉祐二年进士的第二名第三名。
三人寒暄后,窦卞笑道:“我们与子平可谓情同兄弟,当初早听子平说过他有一位族亲,他日必名显当世,我们二人问他是何人?他却不肯说。当时我等皆揣测是章子厚,但直到去年度之先后两魁天下,这才晓得原来子平说的是你啊。”
章越笑道:“不敢当,不敢当。”
罗恺中进士后,授大理寺评事,通判吉州,数年后迁为大理寺丞,嘉祐六年,欧阳修举他试馆职。
但馆职考试考得是诗赋。可罗恺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认为策论才能显一个考生水平。
如今学士院试诗赋又要考繁文缛节,于是感叹“以赋取士已失之矣,又以赋试帖职乎。”最后罗恺考试时落韵而被罢落,今年不得不至汴京再度参加馆阁考试。
窦卞的经历也差不多,他在汝州时镇压了叛乱,这一次也是受荐试馆职。
言语间二人对章越都很羡慕。
要参加馆阁考试,有几等途径,一是献文,二是举荐,主要是这二等,也有不经考试而命的,但这必须是异恩与功伐,或省府监司之久任者。
但章越不同,章越是系特旨。
这非常罕见,如明道元年时,官家命胡宿,宋祁等七人试于学士院。这一次章越也是奉特旨,也就说举荐人是皇帝,这就是不同一般人的恩典了。
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