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次。
当时汉武帝也是如今日宋仁宗般诚恳求教,向董仲舒言,朕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章越想到,咱大宋落到现在这个地步,是皇帝的问题么?
不是,退一步说来帝王将相并不是历史决定因素,更深一步是制度问题么?似近了一步。
然而制度更深一步,是这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文化所决定。
君王的德与不德,官家又多纳了几个妃子,又建了几个宫殿,是儒家献策思路,约束君权不惜余力。
钱不够让皇帝自己多节约。兵不能打,让皇帝谨慎择将,官场吏治败坏,选一个贤人当宰相。
改革在于着眼人事。
如此策论自也是一等论调,不可贸然否定。
至少比起片面地指责制度,不去探讨制度背后俗成的原因,容易纸上谈兵靠谱。
故而还是从最上位者德行来讨论,这是最不容易错的方法。
所以为何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能得到赞赏。
因为他的制策并非是应对权变之策,而是上总结历史教训,下能解决当前汉朝面临的问题。
但如今官家亲策,令章越走到如当初董仲舒一般的位置,他到底该说什么呢?
章越此刻已想清楚题眼,最后一个动笔。
臣谨对曰。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