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人不算。
最后只剩翰林学士承旨王珪没表态了。
王珪综合了一番道:“举章越,王魁,王介,苏轼苏辙兄弟他们五人推举最多,老夫以为让他们赴秘阁六试,诸位无意义吧。”
众人商议了一番,也是表示赞同。
三十余士子经过两制大臣筛选最后列名五人。
不过名次还要最后排定。
制科要排定三次名次,进卷一次,秘阁阁试一次,御试一次,最后综合定成绩。
最后章越,苏轼,苏辙三人的进卷并列一等,至于王魁,王介则为二等上奏排名呈给天子。
其中本来苏轼要第一等,章越,苏辙第二等的,不过王安石等数人出面反对,这三人才并为一等。
坊间里虽传闻章越的文章并非上乘,但在场官员哪个不是饱学鸿儒,贯通经史,章越进卷的妙处都看在眼底。
最后朝廷下文给正在怀远驿的二苏,太平兴国寺的章越,大相国寺的王魁及住朝集院的王介。
到了六月,汴京上空出现了日食这等异象。
天子再度起复富弼为昭文馆大大学士。
富弼辞而不受。执政遇丧皆起付,但富弼言金革变礼,不可用于太平盛世。官家连派五次遣使请富弼出山,富弼都不愿意。
朝堂上陆续有官员上疏请韩琦出任昭文相。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