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东洲这几年来的巨大变化,许建强、萧意、萧萧以及萧长华、沈君鹏他们都是亲历者,感触都是极其深刻。
九四年东洲国民生产总值不到两百五十亿,在人口相差不多的情况下,经济总量仅为秣陵、惠山两市的50%,仅为锡江的40%。
今年各项经济指标还没有正式出炉,但东洲经济总量突破一千三百亿是没有问题的,首先将从经济规模上与秣陵、惠山共同进入第二梯阶(秣陵能保持第二梯阶不掉,主要还是得利于这两年来信息产业发展发力),与锡江的差距也将缩短到20%左右。
九四年东洲城镇人均年收入仅有三千元,而在去年终于迈出一万元大关,今年预计能有不低于百分之十五的增幅。
这些年东洲市属县属国企以及乡镇集体企业改制,波及逾二十万干部职工,但高速发展的经济,大规模的招商引资,从社会各个层面提供了充足的再就业岗位,同时相对充足的财政收入,为下岗职工再就业过渡以及医疗、养老体系的建立完善,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基本上没有发生社会性问题。
秣陵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基础也强,但在这些方面表现却是远不如东洲。
而这七年时间只能说为东洲的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远谈不上将东洲的发展潜力、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出来。
这几年的招商引资项目,要么还在建设中,要么刚建成,产能还没有发挥出来。
特别是这两三年间,东洲在重化工业的投资建设成果斐然,像华茂重工二期、中石化东洲超大型炼化基地、中船狮山湾造船基地、常林钢铁二期、瑞安化工pet三期、东洲动力的动力总成等重点项目,要么刚竣工,要么将于零二年陆续竣工投产。
仅这些重点工程投产后为地方经济做出的贡献,就能直接抹平掉东洲与锡江目前尚存的那点差距。
到时候江省的经济发展,就将进入东洲与锡江比翼齐飞、你追我赶的新格局。
而且这是这一两年就将实现的事情。
“对东洲未来的发展,你有着怎样的期许?”钟云峰目光灼灼的看向萧良问道。
众人都朝萧良看过去。
虽然萧良这三四年主要住在秣陵,极少出席公开的官方活动,也没有对钟云峰主政的东洲指手画脚,但谁都不能否认,萧良才是东华腾飞发展真正的总策划师、总规划师。
东洲短短六七年间,饮料、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等门类产业,相继做到全国第一,可以说是萧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