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顾自的说道:
“袁可飞这段时间也实在太忙了,八月份他两次回香港,我约他喝茶,他都没有空;今天在秣陵约他,又很不巧他正要离开秣陵——搞得我这个星视的前董事,好像被星视排斥了似的!”
听朱辉这话,林杰心里一惊,难掩诧然的朝萧良看过去。
不是昨夜恐袭事件造成市场一片恐慌,而是朱辉从袁可飞八月份就有的异常里,猜测星视可能存在什么问题,才跑过来找萧良?
只是星视有什么问题?
现代电子每个月约有十万台手机由星视通讯电子代工,有五千台笔记本电脑找新宏亚科技代工,他跟林杰以及星视通讯电子的其他高层,每周基本上都要见一面的,星视没有什么异常啊!
“袁可飞确实很忙,我大概也有两个月没有见到他了——除了在路上遇到不算。”萧良轻描淡写的说道。
“哈哈,我也是希望袁可飞越忙越好,巴不得他停不下脚来才好,”
朱辉笑道,
“星视借八号仔上市,前后三次增发,我都有参与,五十亿港元也是我这辈子赚下的大半身家。这笔投资七八月份好不容易看到有一点点盈利了,今天大盘这一砸,眼睛又亏绿了,真是煎熬啊。现在也只能寄望袁可飞他们干出成绩来,帮我保住这笔养老的老底子。”
萧良看向朱辉,笑着说道:“星视与香港电讯合并前期,泡沫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我也是在那前后彻底清仓了对星视的持仓,但朱董那次还参与了增发,也是大开大阖的风格啊!”
星视与香港电讯合并时,总计向大东电报局支付了五十亿美元的现金,其中三十亿美元来自金融机构的贷款,还有二十亿美元,就是朱辉所说的星视第三次增发。
不过,当时虽然市场还一片火热,但作为成熟的投资者,哪怕再贪心、再害怕踏空,最多也是保留一定仓位不轻易撤出,怎么也不应该加仓,更不应该参与锁定期高达十二月的高价增发。
所以,萧良相信除了表面轻描淡写的对赌协议外,郑仲湘对朱辉这些人应该另有承诺。
要不然,今年都过锁定期了,特别是今年七月份星视有一波强劲的反弹,市值短时间内甚至触及两千亿,萧良不相信朱辉能熬得住完全不减持。
朱辉抿了抿嘴,也没有什么迟疑,交底说道:“我们私下另签一份协议,仲湘最多会拿出名下三分之一的股份,补偿我们的损失——认真说起来,以今天的股价,我们还能勉强保住本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