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
如今大房嫂子一走,檀生和官妈妈两个女人,熬更守夜绣帕子换银子,若不是知县觉得于他官声有碍,怕乡里人觉得他凉薄,修书一封到江西详诉檀生近况,他又如何能知晓!
\n
\n
如此一来,檀生他执意要接回来,寄了五十两银子当做盘缠,又亲自监督李氏一路安排,眼看檀生就要到家了,谁知道又出这么个篓子!
\n
\n
不过再往细里一想,能和翁家搭上头,也未尝是件坏事。
\n
\n
平阳县主对檀生的印象应当不差,才愿意为个小女孩出头、造势。
\n
\n
这孩子…
\n
\n
赵显心里五味杂陈,一眼瞥向一身锦绣衣衫,脚踏南珠的长女赵华龄,再看李氏把长女护得死死的模样,胸腔里的气生生拐了个弯,绕开李氏直冲冲地向赵华龄发去,“往后赵家不分大房二房,只论序齿年幼,你是妹妹,等等姐姐,有什么可抱怨的!?为你请先生,收古籍,请教养嬷嬷,你的道义伦理全都学到狗肚子里面去了!丢脸丢到外面来,回去就给我拘在房里每天写一百张大字,好生反省!”
\n
\n
赵家仆从把头埋得低低的,赵显的几个庶女也都眼观鼻鼻观心,只做充耳不闻。
\n
\n
这在赵家是常态了。
\n
\n
赵显有气,不敢冲李氏发,转个头朝赵华龄撒;赵华龄受了气,就给母亲告状,李氏愤而帮女儿出头,这下赵显更生气,赵显一怒,赵华龄往往大祸临头…
\n
\n
简直是个恶性循环。
\n
\n
李氏张口欲怼,却听码头上传来一阵喧嚣,闭了嘴,脸色铁青。
\n
\n
没一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