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数量已有三四千之多,还有皇都百姓人心惶惶,流四起,就是军中兵士,也是心神不宁,长期下去,士气尽失,恐怕军心会大大动摇。”
此一出,忽烈儿面上颜色顿变。
目光一瞥跪着的斥候,淡淡说道:“大金部族,就是一条养不熟的狗,既然他们想回去,那就杀一儆百,斩首示众。”
说罢,视线又缓缓转移到两个王公身上,淡淡说道:“图赞,什海,你二位对此有何看法?”
此一出,图赞和什海二人对视一眼,相继低下头来不再语。
“哼!”
忽烈儿收回视线,冷哼一声,道:“放弃两个小盟部又如何?木桑和图海如此窝囊,首战不利,兵败如山之下,丢了土地又如何?待我大军绕道南下,夺取大夏京都,北漠还不是在我元蒙大军的包围之下?”
目光一扫全场,忽烈儿又道:“到那时候,我元蒙大军从中原迂回,大夏的北漠边城,还不是孤立无援的境地?少了粮草军资的援助,看他北防军能挺多久?”
“可汗圣明!”
群臣似乎醒悟了过来,齐齐躬身称赞。
原来,忽烈儿和哲别,早都预谋好了。
准备放弃对大夏北防线的进攻,而是避其锋芒,绕道另外一邦,借他国之地进入虎头关。
只要攻下虎头关,就可长驱直入挺进中原直捣京都。
如此一来,大夏京都自身都难保,还哪有精力给北防线输送粮草和一应军资?
到那时候,叶十三就是在厉害,被切断军资后路,光边城百姓的生活都难以为继,还谈何防守整个北漠边城?
到那时候,元蒙大军呈南北夹击之势,耗都能把北防军耗死。
忽烈儿心中得意,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已经看到元蒙大军踏平大夏京都的场景。
“哲别何在?”他高声喊道。
“臣在!”哲别大步出列,单膝跪地。
“本汗命你即刻带领先锋部队,秘密前往与他国接壤之地,筹备借道事宜,务必谨慎行事,不可打草惊蛇。”
忽烈儿目光灼灼地看着哲别,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期许。
“臣领命!”哲别领命后,迅速退下,着手安排先锋部队出发。
看到哲别退下,忽烈儿又把视线投向群臣,道:“一些乌合之众逃跑,有何值得我们紧张?”
说罢,目光看向木桑,冷声道:“没用的东西,自己兵败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