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片场打杂的时候,郑钱总觉得导演大部分时间似乎都在无所事事——除此之外,不是在骂人,就是在准备骂人。
但真正开始负责整个剧组,他才意识到自己这个位置有多忙。
骂人?
哪儿有心思组织语言去骂人!
那明明是正常说话的语气!
身为片场总负责,他要跟执行导演夏安討论分镜头脚本、拍摄顺序、討论灯光、討论构图,需要跟摄影师曾刚討论机位布置,需要跟日暮討论演员情绪与表情动作、討论场景、討论演员妆容,需要跟负责美术的车振宇討论服道化,还需要时不时跟露比聊聊配乐的事情,等等,忙得四脚朝天。
就这,已经是在导演助理姜同学以及公司助理栗娜小姐替他完成绝大部分剧组內外琐碎杂事的前提下了。
好消息是,在拍摄过程中,中影的设备给了他很大惊喜。
他们这批学生在学校里主要接触的还是胶片电影的设备与拍摄模式。
虽然早就知道数字拍摄有许多优点,但真正担任导演的时候,郑钱才意识到这些优点是多么珍贵,难怪后来胶片电影被打的溃不成军。
比如胶捲需要衝洗,至少一天以后才能知道自己前一天拍摄的画面是什么样的,倘若在这个过程中,天气出现骤变,而前一天拍摄的素材又不符合要求,那么整个剧组被耽搁的时间就不止一天了。
相反,数字拍摄是『即时』的,能够隨时判断素材是否合用,便於重拍。
再比如,摄影师在整个剧组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这对导演掌控剧组,尤其像《天才》这样小导演与『老油条』摄影师的搭配而言,非常有好处。最起码,拍摄持续一周左右后,摄影师曾刚已经没有了最初那股牛皮哄哄的感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