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潘大军的那套楼王里,他、潘大军、老村长、沈诚、小舅马龙、前岳父的秘书、小弟牛犇,共同组成了一支评审团。
90套房源,120个竞标资格,200多张申请表。那么第一步,就是要筛出去80+不合适的客户。
所谓的不合适,跟钱没有直接关系,资产到底有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衡量因素。
评判是从多个维度进行的。
潘大军和老村长负责提供对方的商誉、口碑、行事风格;
沈诚负责提供的资产负债情况——单靠他自己肯定做不到,但再加上人行的大哥愿意给面子,就是打两个电话的事而已。
马龙负责提供对方的坊间声誉。
牛犇提供对方在「江湖」中的口碑,以及有没有重大劣迹等等。
第一次参与如此大事的牛犇有点坐立不安,又兴奋又激动,更害怕自己帮不上什么忙。
结果,第一份申请,他就立功了。
韩烈拿起文件,念道:「田庞公,jy镇jy乡村民五组,建筑商、沙场承包商、福源大酒店老板、乡镇慈善家,个人资产证明建行的1.5亿......这谁啊?」
潘大军若有所思:「我好像知道这个人,但不熟。」老村长摇摇头:「没听过,肯定不沾矿。」
牛犇脱口而出:「田师爷!道上大哥田野的表叔,据说办过不少黑事......」
「好样的,记你一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