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这些人其实还和工地那边有一定关系。
\n
当初兔子们刚来到赤县城的时候,为了能够招募足够多的劳动力以及建立信任感,一开始给出的工资是很高的。
\n
做一天抵十天倒是不至于,但勉强也能抵个三四天。
\n
而当初那批工人中除了赵钱举之类的流民外,也不乏一些赤县城的原住民。
\n
那些原住民有些拿到钱后立刻就花了,在幸福超市里换成了其他资源。
\n
有些则将钱给存了起来。
\n
如今有部分后者似乎发现了一些商机,开始抱团收起了地皮。
\n
“林队,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
\n
施泽鸿的语气有些激动,也有些凝重:
\n
“这是平民商会的雏形,甚至可以说是.
\n
民营股份企业的雏形!”
\n
民间集资。
\n
这种行为在本土其实很常见,古代的各种商会便是这种情况。
\n
不过到了现代,这种行为有了一个相对正式的称呼:
\n
募股。
\n
当然了。
\n
这里指的是合法的行为,私募啥的有风险,咱们是不支持的。
\n
本土新历后第一个股份制企业,是1983年7月成立的窗口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
\n
而在那之后的1984年,则被称之为“本土企业元年”。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