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类相对稳定的化合物经常出现在y粒子的生成反应末端,但却总是莫名其妙的就被焚毁了。
\n
丙烯腈这种不耐高温的化合物还好说,遇高温分解了嘛。
\n
但是还有部分氮氧化合物分子的耐热性很高,尤其是在有y粒子生成的情况下,理论上应该是可以保持很久稳定状态的。
\n
因此这种情况便成为了一个谜团,并且足足持续了有小半年。
\n
直到不久前,王蔷团队才发现了它的咪咪:
\n
那就是生成y粒子的冷凝微生物,自身具备一定的储能效果!
\n
一簇地脉焰中的冷凝微生物数量并不多,但它却可以储存大约七千万焦耳的能量。
\n
在极短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内。
\n
这种能量足以让那些小型的氮氧化合物分子瞬间焚毁。
\n
当然了。
\n
七千万焦耳在现实生活中那就不算啥了。
\n
物理稍微好点的同学应该都记得。
\n
1千瓦时等于3600000焦耳,因此七千万焦耳的储能差不多可以发19度电吧。
\n
但别忘了,一簇地脉焰才多大?
\n
其中冷凝微生物的体积才多少?
\n
有个很简单的道理。
\n
那就是如果冷凝微生物的体积太大,别说兔子们了。
\n
它早就被大莫界的修行者们发现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