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除了所在县市中带有阜字的阜阳,曲阜,阜新等地区,以及有在含‘阜’字地区途径、滞留过的外地人口外,其余学历低于初三的失踪人口均被筛除了。
\n
要说的是,这种筛选办法确实存在一刀切的可能性。
\n
例如可能有些人在社会经历中接触到过这个字,毕竟课本不一定是唯一的知识来源,又例如2005年之前很难查到出行住宿记录等等...
\n
但这种可能存在的特殊例子和档案基数比起来,几乎少到可以忽略。
\n
更别说知道‘阜’怎么读,和能写出‘物阜民康’这四个字,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筛查的错漏率只会比漏网率更低。
\n
根据大本营那边的说法。
\n
在千禧年之前的失踪人群中,这项筛查的准确性高达98%以上。
\n
在千禧年后的失踪人群里,准确性也在92%以上。
\n
说句难听话,真要是出现了几条漏网之鱼,那咱们也只能认命了。”
\n
林立拍了拍这位本家的肩膀,继续问道:“大本营那边有没有筛选出可能性比较高的目标?”
\n
林子明道:
\n
“这次通过最终筛选的一共有1734份档案,其中可能性最高的有二十七人。”
\n
说完,他抽出一份独立的表格,递向林立:
\n
“这二十七中有十四人存留着笔迹样本,都是他们亲属在报案时一起提交的,在我国的档案收管制度下保存的都非常完好。
\n
指挥部对这十四人的字迹做过笔迹鉴定,终选出了六位笔迹高度相似的目标,时间线从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