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一位带着眼镜的中年学者忽然眉头皱起,面露不解:“不对啊......城墙的高度大约在十五米左右,比明朝的金陵还要高了,这高度不正常,唐朝那会儿长安的城墙也才六米出头呢。
\n
按理来说,这种规模的城池,城墙一般能有个七米都算高了。”
\n
林立问道:“会不会是他们的基础生产力水平比较高?有比较多的人力物力修筑城墙?”
\n
中年学者摇摇头,说道:
\n
“林队,于排长在城门口拍摄的画面你注意到了吗?
\n
来往人群中,有相当部分穿着打过补丁的衣服,脸色与身形明显营养不良,流民甚至占了入城人群数量的一半。
\n
上层阶级有没有超凡力量暂且不论,至少这座城具备的基础生产力,不可能盈余到可以随意修筑这种城墙的地步。”
\n
见林立有些疑惑,另一位较年长的学者补充道:
\n
“在社会形态学中,基础生产力盈余的最低标准,是出现大批量的中农阶级——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只有吃饱穿暖了,人们才会有心力去挥霍盈余的生产力嘛。
\n
换句话说,这座城的城墙修这么高,那么一定有它的用处,我个人提个看法啊......会不会是用来防御外敌的?”
\n
“钱老师,我赞同您的看法,”中年学者扶了扶眼镜,指向屏幕:“大家可以看这里.....对,就是这儿。”
\n
中年学者所指的画面,位于城门入口上方几米处,那里有着一片显著的红色印记:“这有没有可能是血迹?”
\n
接着他又指出了几个地方:
\n
“那里...这里....还有这儿,上述几处位置的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