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在匈奴资料方面有高度重合,并且对李陵、霍去病和卫青三人的评价也都有所出入。
\n
因此李、霍、卫三人的真爱粉和黑粉便各自以《汉书》与《史记》为凭打嘴炮,从几百年前打到了后世的互联网都没分出胜负。
\n
《汉书》也好《史记》也罢,有相当多的‘黑料’其实都是出自另一方的夸大乃至抹黑。
\n
因此单纯从史学贡献上来说,班固其实是一位排名非常靠前的史学权威。
\n
更别说《永乐大典》的编撰者在摘录资料的时候同样也会进行考证,双重保险之下这篇资料的可靠程度还是无需质疑的。
\n
某段困扰史学界许久的未解之谜,如今就这样顺利被揭开了谜底,这也算是《永乐大典》价值的一大体现吧。
\n
看着一脸感慨的张莹与王通,朱祁镇的手掌又往后方的展柜摊了一下:
\n
“实际上在《永乐大典》出土后,类似古滇国的情况还不在少数。”
\n
“另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咱们身边的九号展柜,展柜内放置着16册《永乐大典》,在整个展厅里算是单位密度最大的展柜之一。”
\n
“这部分《永乐大典》中记载着《史记》的遗篇,其中也记录了一个可以颠覆很多人认知的历史真相。”
\n
摘录班固记录的《永乐大典》位于八号展柜,存留有《史记》的《永乐大典》位于其隔壁,这也是国博方面刻意为之的小彩蛋。
\n
《史记》。
\n
这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古代典籍之一,被列为四史之首。
\n
其中记载了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