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打开房门,俏丽的脸上带着些许疑惑:
「正在看书,仙长可是有事?」
周易说道:
「定襄北之战爆发了,跟我一起去武成王殿,给霍去病卫青他们祈福。」
唐玄宗时期,设立太公尚父庙,专门用来祭祀姜太公和历代名将。
肃宗时期,追封姜子牙为武成王,太公尚父庙改名为武成王庙,地位跟孔子的文宣王庙对等,十位历代名将担任从祭,这就是着名的武庙十哲。
各个时期的武庙十哲略有出入,比如唐代供奉的白起,到了宋朝时期,赵匡胤觉得杀俘的败类不配受香火,将他踢了出去。
同样被踢出去的还有吴起:不为母亲守孝是为不孝,杀妻求将是为不仁,换过三任主公是为不忠。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之人,怎麽配享受我大宋的香火呢?踢了踢了!
另外被誉为兵仙的韩信,在赵匡胤看来有谋逆之心,而且还对君王不够尊敬,同样剥夺了在武庙享受香火的资格……话说没有兵仙的武庙,那还是武庙吗?
有人去就有人来,赵匡胤踢完人,又新增了管仲丶范蠡和郭子仪三人加入十哲行列,世代享受香火。
从这个阵容来说,踢出去的白起丶吴起和韩信,显然更能打一些。
至于十哲后面侍立的六十四将,关羽丶张飞丶邓艾丶杜预丶孙膑丶廉颇等将领,也因品德问题,被赵匡胤踢出了武庙。
老赵一口气踢出了二十二位名将,还立下规矩不得增减。但赵佶上位后,这家伙直接把武将名单又换回了唐末时期,将赵匡胤的规矩踩在了脚下。
南宋时期,旧党又开始折腾武庙,有污点的一律踢出去,最后连赵充国都被拉出来充十哲的门面了……假如把踢出去的武将组队PK,估计能把十哲打得满地找牙。
明朝时期,取消武庙,文庙一家独大,武庙和十哲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很多现代人甚至都不知道武成王就是姜子牙,还在网上煞有介事的分析姜子牙没有入选武庙十哲的原因,讽刺感十足。
走进武成王殿,里面的布置跟文宣王殿一样,只有姜子牙一人的神像,没有十哲,也没有六十四将或七十二将。
大殿正中央伫立着姜子牙的神像,他一手执令旗,一手捧兵书,要不是一身戎装,看起来跟隔壁的孔子没多少区别。
武媚娘说道:
「孔夫子执剑,姜太公捧书,爷爷做的神像真的很不一般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