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朝廷窝里反!
种种迹象都显示这次的刺杀绝对有内鬼通风报信,否则随行的车架无数,皇帝的车架更是不止一辆,外表绝对看不出区别,为何刺客偏偏就能准确地冲着康熙乘坐的御驾过来?若非承瑞和赛音察浑恰好不在,恐怕他们父子三人还真被堵个正着,加上京城流言和后宫剧变的时机,康熙不得不对此做最坏的打算!
等康熙一字不漏地看完了手中的供词,脸上的神色已经变得无比僵硬,他最不希望看到情况也许真的发生了……
早在康熙十三年查探拐掠孩童之事,当时就已经有种种证据指向蒙古势力,可惜当初三藩已经在南方举起反旗,他不得不按下种种猜疑,湮灭各种证据,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将一切推到天地会头上,只是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即使他一步步拔除蒙古势力,甚至将太皇太后软禁于慈宁宫,他依然无法彻底放心。
这些年来随着手中的权利逐步集中,康熙对越发觉得天地会背后不简单,单单一个台湾郑氏恐怕不足以让这个组织发展到这等地步,倘若有蒙古势力暗中推波助澜那就容易解释了,只要中原一日无法彻底平定,朝廷就一日没法抽出手来对付蒙古,所以在发现无法掌控大清后宫后,蒙古就开始不断派人插手中原事务,意图利用天地会暗中搅乱天下大局,阻碍大清一统天下的步伐!
康熙越想越觉得有理,对这等险恶用心自然切齿痛恨的,他甚至一度怀疑太皇太后就是那个暗中操纵天地会的幕后之人,毕竟当初送到他手上的证据令他不得不信,其中甚至还有一角烧焦的纸屑,太皇太后专有的印鉴明晃晃地跃然其上,虽然已经烧缺了一角,康熙依然能够一眼认出来,因为这是他当初为表示孝心,亲自绘图参与设计的呀!
他本不愿怀疑抚养自己长大的祖母,可是弑母之仇、毒子之恨,害妻之事历历在目,尤其此次御驾遇刺和太皇太后夺权的时间太过一致,称得上配合得可谓天衣无缝,逼得康熙不得不信,已经深埋心底的念头再次冒了出来,不可遏制地长成了苍天大树,难道太皇太后真的不顾国家大义,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