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
夜幕如墨,浓稠地化不开,新郑县城一片死寂,唯有巡逻士兵手中的火把,在寒风中摇曳闪烁,映出他们紧张而警惕的面容。
\n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五百壮士很快募集,而且还多出来几十个。
\n
与此同时,城南校场,一片热火朝天。五百壮士身着简易皮甲,手持长刀、长矛,在陈典史的指挥下,紧张地做着战前准备。他们的脸上,有兴奋,有紧张,更多的是对未知战斗的忐忑。
\n
崔洋将这五百多壮士,临时编为十二伍。
\n
又挑选二十四人,分别担任伍长、伍副。也不做旗令训练,只说击鼓便前进,听到敲锣就撤退。
\n
战场出错无所谓,反正他们的敌人更烂。
\n
杀猪造饭,填饱肚子,再喝一碗壮行酒,崔洋就亲自率领部队出发。
\n
打着火把前进,崔洋边走边说:“大昭兄,还打算继续科举?”
\n
苏皓一手握着剑柄,一手高举火把,叹息道:“吾弱冠之年便中举,会试已考了二十年,总不可能半途而废吧?”
\n
“若一直科举不第,难不成还要再考二十年?”崔洋劝道,“别再考了,使钱去吏部走门路,以你苏氏先祖的荫泽,轻轻松松就能弄到一个知县。”
\n
苏皓嘀咕道:“我考进士,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整个苏家。”崔洋不再说话,感觉苏皓怪可怜的。
\n
苏家,在第六代、七代和八代达到顶峰,每代平均两个进士,举人和秀才更是无数。
\n
叔侄连登一甲,父子并中五魁,兄弟同为六部。
\n
何其风光!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