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老实回乡种田。
因为姜蓁当初给姜王提过赈灾的建议,所以姜王直接把姜蓁派做左相的副手,让她全程参与此事,姜蓁也有幸了解到了姜国的粮食储备。
一亩普通的土地,每年的产量是百斤左右。肥沃的良田,能得到很好的灌溉的话,亩产最高能达到三百斤。和后世亩产轻松上千斤的产量,完全不能比。
姜国的人口三百万,能组织起来的军队有五十万,朝廷的存粮,也就够全国百姓吃一年,要是打仗的话,就只能支撑半年。
姜国有盐铁之利,以富庶著称,但国家的粮仓却这么单薄。
难怪之前郭凡会说,姜国之富,富不在朝廷,不把这两项生意收归国有,姜国很难再进一步。
去姜国的粮仓转了一圈之后,姜蓁也说不出什么豪气的话了,只对姜王问道:“当初父王你为什么不留下郭凡。”
“你这孩子的眼光很独到,陈冬和郭凡,都是了不得的人才。可很多事情,哪怕我是君王,也不是我想做就能做的。我只希望最后这几年姜国能平平稳稳的就好。”
姜蓁可惜的叹了口气,说道:“郭凡好像留在宋国,还被重用了。”
都邑往往是消息最流通的地方,郭凡一出名,姜蓁就知道了。
姜王评价道:“宋国太后厉害,也有野心,可她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她儿子又是个蠢笨的,后继无人。郭凡在宋国想要成事,很难。可惜了宋太后的大儿子,若不是中了流矢……”
各国的内部消息,姜蓁接收得比较少,姜王说起,她就只能老实的倾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