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用怎么商议,很快就把奏章写好,送进宫里。
姜蓁捧着竹简,替姜王念道:“召奉常祭天地、祖宗、山川……若水势过大,亭长、里正可带领百姓到山林中狩猎……”
念到最后,姜蓁人都麻了,感觉就没有一条正经救灾的,忍不住对姜王问道:“朝廷不是有存粮吗?为什么不用来救助受灾的百姓?再或者减税也可以啊。”
姜国建都百年,都邑肯定不会被洪水淹,可大河两岸的城池和百姓就惨了,蓝河县往年也是被洪水祸害的地方,暴雨一来,姜蓁就担心起了蓝河的百姓。
【可不是嘛,祭祀有啥用,祖宗能保佑天上不下雨?】
【姜国还是五大强国之一,治理水平就这?】
【那俩丞相这么快就把奏章搞出来,肯定照的是旧例,毕竟就大河那糟心样,隔几年就会发大水,姜国的臣子应该也习惯了。】
【姜王还是以仁德著称的。就这救灾水平,怪不得古代人口少了。】
本来就是在教姜蓁处理政事,面对姜蓁的问题,姜王很有耐心的反问道:“让百姓去山林中狩猎,给他们发种子和农具,这不就是在救助百姓吗?”
“这对百姓的帮助太小了。在水灾期间,可能会有很多人饿死、病死,若是损失太多人口怎么办?”姜蓁觉得人命宝贵,这个时代的人命更甚。
“若是朝廷真像你说的这样做,百姓就只会不劳而获,不知自救。姜国地域辽阔,挨着大河的地方有水灾,其他地方可能发生旱灾、蝗灾……要是他们都指望朝廷的粮仓,朝廷负担得起吗?”
“各封地每年都要给朝廷上贡送礼,这是朝廷辖制封地的一种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