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记衣坊与耐克商號的激烈竞爭如同一把火,点燃了大明服饰行业的创新热潮。
短短数月间,应天府、苏州、杭州等地涌现出眾多新兴服饰品牌:以江南绣工闻名的“云裳阁“推出可拆卸袖袍服,方便文人墨客宴饮挥毫;走平民路线的“玉罗衣庄“用碎布拼贴出“百家衣“,价格仅是朱记的六成;专营胡风服饰的“华衣楼“则引入波斯腰带与突厥短靴,引得富家子弟爭相效仿。街头巷尾,百姓们身著窄袖短打穿梭如飞,田间劳作效率提升三成,连青楼女子都將短衣改良为露肩襦裙,戏称“既不妨碍弹唱,又便於逃跑“。
这日,宗人府葡萄架下,欧阳伦正用竹刀削著哈密瓜,忽闻吕昶求见。
老尚书一跨进月洞门便深深一揖,腰间玉带鉤险些鉤住石桌:“駙马爷,此乃天大的功德啊!“哈密瓜汁顺著竹刀滴在青石板上,欧阳伦挑眉笑问:“吕大人此话怎讲?“
吕昶激动得鬍鬚乱颤,从袖中抽出一叠文书:“自新式短衣推广,礼部收到各地呈文——农妇纺织效率提升四成,工匠工伤率下降六成,连国子监生员都因衣摆利落,背书时少打三个磕巴!“他忽然压低声音,“更妙的是,边疆卫所报来,士兵穿窄袖甲冑后,骑射速度竟比蒙古骑兵快了半息!“
欧阳伦用指尖弹去瓜皮,淡声道:“不过是件衣裳罢了。“吕昶急道:“不然!服饰变革实乃移风易俗之始!您瞧这“他展开一幅《应天百姓劳作图》,但见画中樵夫、船娘、帐房先生皆著窄袖,动作舒展如风中劲竹。欧阳伦忽然指著画中挑夫腰间的皮质腰包:“这个设计不错,可让工部推广。“
吕昶手指在《应天百姓劳作图》上重重一点,眼中满是激赏:“駙马爷你这招真是高啊!我本来只想著稍加改进大明服饰,让百姓劳作轻鬆些便好,哪敢想能掀起这般风潮?“
欧阳伦將削好的哈密瓜切成薄片,指尖在青石桌上敲出轻响:“吕大人可知,为何前宋便有窄袖短衣,却始终未能推广?“
吕昶茫然摇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