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敲了敲“桥樑修建”的条款,瓮声瓮气道:“这告示上说,招熟练铁匠日薪五十文?比在作坊打马掌强多了!”他身旁的泥水匠老李呸了口唾沫:“强个屁!我表弟在工部当差,说修城墙的匠户每天才三十文,这告示指定是哄咱们的!”
人群中突然挤出个穿短打的少年,怀里抱著一摞报纸:“各位叔伯!《工商时报》上说,这次招的是『合同工』,工期结束就能结帐走人,不像以前被官府捆著当苦力!”
少年话音未落,张大锤已经抢过报纸,眯著眼辨认上面的字:“当真?那俺明儿就去报名!”
而在李善长的府邸,管家捧著刚送来的报纸,双腿抖得如同筛糠。
书房內,李善长半靠在檀木椅上,枯瘦的手指捏著告示,眼角的皱纹里儘是讥讽:“好个欧阳伦,竟把淮西党往火坑里推。三十六条街道、八座桥樑,哪个工程不要打通关节?到时候工部卡著验收,咱们投进去的银子.”
“国公爷,蓝將军派人来说,漕帮兄弟已经联络好二十多个木匠铺.”管家话音未落,便被李善长抬手止住:“让他们按兵不动。”老人突然坐直身子,浑浊的眼珠盯著告示上“招商细则”四个字,“派人去燕王府探探,看看他们究竟打的什么算盘。欧阳伦既然敢把新城工程做成局,咱们便陪他好好玩玩。”
与此同时,燕王府书房內,朱棣正对著保定新城的沙盘沉思。
谋士姚广孝捻著佛珠,指著沙盘上的商业街:“王爷,晋商总会已派人来谈合作。不过.”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案头的密报,“韩国公府也在四处联络工匠,似有插手之意。”
朱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伸手拔起代表四號地块的小旗:“欧阳伦这招『请君入瓮』倒是高明。不过他忘了,淮西党根深蒂固,岂是轻易能扳倒的?”
他將小旗重重插在商业街的位置,“传令下去,让北平商会准备银子。这次,本王不仅要参股,还要拿下整条街的经营权。”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