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
他在宋策儿时,就为他找了京兆德高望重之学士为师傅,对方更是毫不吝啬的评价——策儿文采汪洋,有进士之姿。
小小年纪,便展露出了极高的文学天赋。
「父亲,如何?」宋策问。
「不错。」宋靖作为老学霸了,当即笃定的说道,「光是靠这篇赋,就能中举了。」
听到这个,宋策当即就松懈了一口气。
跟宋时安对自己说的一样……
不必,过于的忧虑。
「那下午的策论呢?」宋靖问。
宋策顿了顿后,说道:「父亲,题目是这样的。去岁宜州蝗灾,百姓饥馑,流民四起,镇守之军队亦无粮饷,举国力方才平复。我朝数载无大战事,国库竟无馀粮。令以此为题,作策论一篇。」
而听完之后,宋靖的表情,稍微停滞了一下。
刚才所有的喜悦和轻松,一下子被取代。
父亲的表情,让宋策感到了不安。
这个题目,果真是有问题?
「父亲,此题怎麽了?」宋策问道。
宋靖沉默了一会儿后,开口道:「太深了。」
「深?」
「题面不深,深在题背后。」
宋靖注视着宋策,有些忐忑的问道:「策儿,你从什麽方向作答的?」
宋策道:「裁减冗官,降低俸禄,加收商贾赋税。」
「……」
听到这番话,宋靖的心里,一下子就凉了。
完了,真的完了。
虽说谈不上隔靴搔痒,但却不痛不痒。
我儿确实是把我对他说的,要揣摩出题人用意的叮嘱听进去了。
考虑到了大虞世家的立场。
但却完全的,会错了意!
「父…亲?」
见宋靖表情细微变化,宋策一下子就慌了,说话的声音颤抖,目光也充满担忧:「策,错了吗?」
「应该还是能中举的。」宋靖安慰说。
「那策论,错完了吗?」宋策十分紧张的说道,「我说的那些举措,有问题吗?」
「策儿。」
宋靖看着自己的儿子,用手在他的肩拍了拍,说道:「你很聪明,但你才十五岁。」
「父亲的意思是,我缺乏阅历?」
「对,缺乏一些经历。」
宋靖完全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