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室里对着复杂的战舰龙骨图蹙眉凝思,那是一种高冷的、精准到毫厘的战斗之美;万茜则是在汗水和机油混杂的车间里,拿着刚出炉的枪械部件,眼神专注如焊接枪的火花,她的力量是无声的工业脉搏。现在,身边这位如同从丹青画卷中走出的赵丽颖,她带来的,是一种更宏大、更关乎生民根基的土地诗篇。三位女子,三种力量,在袋鼠国黎明前最混沌的时刻,为他支撑起了三根顶梁柱——海洋的利刃、陆地的坚盾、家园的殿堂。
\n
就在胡泉与赵丽颖步入悉尼初生的建设喧哗时,万里之外的印度洋深处,正酝酿着另一场风暴。
\n
波涛汹涌的白象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交汇处的泛称),巨大的浪头如同墨蓝色的山脉,在无尽的暗色水面上此起彼伏地移动。庞大的约翰国远东远征舰队如同漂浮的铁灰色岛屿群,在海神波塞冬的怒拳下小心地穿行。舰队核心,是宛如移动钢铁堡垒的无畏级战列舰——“无畏号”(hmsdreadnought)。那高耸的舰桥、粗犷狰狞的炮塔群、以及喷吐着滚滚黑烟的烟囱,在阴沉海天之间勾勒出一个极具压迫力的轮廓。
\n
在“无畏号”厚重装甲保护下舰桥下方的大会议舱室内,空气却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粘稠。长条桌边坐满了军官,他们的海军礼服笔挺,肩膀上的金穗在昏黄油灯下闪着冷硬的光,与窗外灰暗的水色形成反差。所有人的脸色都像那窗外的乌云。几盏吊灯的光线被刻意调得很暗,只勉强照亮了铺在桌上的巨大海图,还有那份刚刚译出的“北领地完全失守”的密电。电报纸被一只骨节分明、戴着海军上将指环的手压着,指尖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
\n
“达尔文……完了。”声音低沉嘶哑,是舰队司令,乔治·卡特林海军中将。他年约五十许,头发灰白,面容刚硬如雕刻,额头深陷如刀刻的纹路此刻更深了,那双深陷的蓝眼睛里布满血丝,像熬了三天三夜未合眼,又像被某种冰冷的怒火灼烧。“这才过了多久?一个月?还是四十天?从昆士兰到新南威尔士,现在又是北领地……败讯一个接一个!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他像是在问在座的参谋军官,又像是在问冥冥中的命运之手。最后几个字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一种被羞辱般的痛楚和难以置信。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