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悉尼港的硝烟尚未散尽,海风裹挟着焦糊与血腥的气息,拂过断壁残垣。胡泉挺立于旗舰“致远号”的舰桥之上,晨曦初破,薄雾如纱,却遮不住他目光如炬,穿透朦胧,凝视着滩头。水兵们正以雷霆万钧之势登陆,步伐坚定而迅疾,纪律严明,仿佛一枚枚精密的齿轮,咬合着,推动着名为“胜利”的沉重巨轮,碾过殖民时代的残骸,轰然向前。胡泉深知,昨夜海上的辉煌,不过是这出历史大剧的序幕。真正的挑战,关乎人心、土地与未来的较量,将在脚下这片饱经沧桑的陆地上书写。
\n
水兵们迅速控制了悉尼城的关键命脉:巍峨的政府大楼,昔日殖民权力的象征,如今插上了龙纹蓝底旗;信息流转不息的通讯中心,成为新秩序的神经中枢;充盈着物资的仓库,则成了滋养新生的粮仓。他们的行动迅捷如电,却又带着一种克制的仁慈,让原本蜷缩在窗后、眼中充满惶恐的悉尼居民,渐渐放下了紧攥的窗帘。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些踏浪而来的钢铁战士,并非新的征服者,而是带来变革火种、砸碎旧枷锁的解放者。
\n
占领甫定,胡泉立即召集十位舰长,于临时征用的市政厅议事。室内气氛凝重而热烈,如同风暴前的海面,暗流汹涌。各种意见如礁石碰撞,激起思想的浪花:有主张以铁血手段彻底清洗约翰国残余,不留后患;有提议在城外荒野另辟天地,筑起舰队的大本营与新兴工业的心脏,远离旧城的纷扰;有倾向于维持现状,以稳为上,减少冲突;还有的则力主赋予居民自治权,以润物无声之姿,逐步渗透新的管理体系。
\n
胡泉端坐首位,眉头紧锁,仿佛一位正对着未凿璞玉的雕塑大师,每一道皱纹都刻印着千钧重负的思虑。他深知,此间一言一行,皆非儿戏,每一个决策都将如刻刀般,深深镌刻在悉尼城乃至整个袋鼠国的命运碑石之上,影响深远,关乎致远舰队的存续,更关乎这片土地的未来走向。
\n
“司令,”一位素以稳健著称的舰长缓缓开口,声音带着海风般的沉静,“当务之急,在于安定人心。我以为,可暂留约翰国旧有管理框架,取其熟悉本地之利,如此既能迅速抚平动荡,又可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与消耗。”他目光扫过众人,带着审慎。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