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优化了空间站的防护设计。研究所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为国内乃至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天文研究机构之一。研究员们不再为经费发愁,也不再为设备落后而焦虑。他们可以专注于纯粹的科学探索,追求那些看似遥远、实则关乎人类命运的根本问题:宇宙从何而来?它将走向何方?我们是否孤独?
\n
然而,历史的车轮从不会永远沿着顺境前行。2025年,全球经济形势骤变,华国政府为应对财政压力,启动了一系列预算调整措施。科技领域虽被视为国家战略,但也不得不面对资源重新分配的现实。7月末的一个下午,阳光依旧洒在g城研究所的玻璃幕墙上,反射出刺眼的光斑。财务科的会议室里,气氛却异常凝重。科长杜智坐在长桌首位,脸色苍白,手中捏着一份刚从上级部门传来的红头文件。他的手指微微颤抖,仿佛那纸页有千斤之重。
\n
“各位,”杜智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刚刚接到通知,由于国家财政结构调整,我们研究所被正式降为二类单位。”话音落下,会议室陷入死一般的寂静。有人低头盯着桌面,有人下意识地摘下眼镜擦拭,更多的人则面面相觑,眼中写满了震惊与不解。
\n
“这意味着,”杜智继续说道,“从下个季度开始,我们的经费将大幅削减。基础运营费用仍由国家承担,但科研项目、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支出,将不再全额拨款。换句话说……我们得自负盈亏一部分了。”
\n
“自负盈亏?”一位年长的研究员忍不住开口,“我们是做基础科学的,不是开公司的!我们的研究周期动辄十年,甚至几十年,哪来的‘盈利’可言?”
\n
杜智苦笑:“我也知道这不合理。但政策已定,我们只能适应。上级的意思是,鼓励我们申请横向课题,与企业合作,或者通过科普、技术转化等方式创收。”
\n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有人愤怒,有人沮丧,更多人则是茫然。他们曾以为,科学的殿堂是超越世俗的,是纯粹的。可如今,这座殿堂的屋顶,竟也开始漏雨了。
\n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研究所。走廊里的讨论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