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当年给省高院当过顾问,却肯为了基层纠纷跑前跑后——这大概就是苏绾说的“规则里的温度”。
\n
去南岭村的路在晨雾里蜿蜒,像一条灰白的蛇盘绕在山间。
\n
车轮碾过碎石路面,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n
肖锋摇下车窗,湿润的风裹着稻花香钻进来,夹杂着泥土和草叶的气息,清新又略带甜味。
\n
他望着车窗外掠过的青灰色山影,手指无意识敲着膝盖——西沟村老赵昨天那抹水光,还有他摸脸时指节的颤抖,都在提醒肖锋:这些村民要的不是闹,是被看见。
\n
“到了。”司机轻按喇叭,惊飞了几只栖息在电线上的麻雀,扑棱棱的声音划破宁静。
\n
南岭村村口立着块新石碑,“和谐听证示范村”七个红漆大字在晨阳下发亮,反射出柔和的光斑。
\n
王主任早等在碑前,藏青色衬衫扎得板板正正,见了肖锋就迎上来握手:“肖同志,我们村能有今天,多亏当年市里头指导得好。”手掌干燥有力,语气中带着几分谦恭。
\n
村部活动室里,五六个村民代表已经坐成半圈。
\n
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洒进来,照亮墙角的蛛网和桌面上的灰尘。
\n
肖锋注意到最前排的白发老太太攥着个蓝布包,布包角磨得发白——像极了西沟村赵婶的那个。
\n
她时不时低头摩挲布包边缘,动作缓慢却坚定。
\n
“咱就说实在话。”说话的是个穿胶鞋的中年汉子,声音粗哑却清晰,“当初听说要听证,我也觉得是走过场。”
\n
可人家把测量图、补偿标准文件全摊在桌上,镇长当场打电话问县自然资源局,最后补偿款多了两万三。”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