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bci“棱镜”地下基地的低温维生区,是绝对零度与生命微光对峙的战场。两座并排的低温休眠舱如同水晶棺椁,散发着幽幽蓝光。左边舱内,林溪悬浮在特制的维生凝胶中,面容苍白如雪,口鼻覆盖着呼吸面罩,无数管线如同生命的藤蔓连接着她,将强效的凝血因子、神经修复液和低温保护剂注入她濒临崩溃的躯体。屏幕上,代表她生命体征的曲线依旧在悬崖边缘徘徊,但那条被陈屿意识“微光”强行托住的微弱心跳,在尖端维生系统的支撑下,极其艰难地……稳定了下来。
\n
`>引导者(林溪)状态:深度低温维生(-196c)。`
\n
`>生命体征:临界稳态维持(心率34bpm,血压维持于休克阈值之上)。`
\n
`>神经活动:深度抑制(人工诱导昏迷)。`
\n
`>威胁:多器官衰竭风险(肝/肾),颅内出血点未完全闭合。`
\n
右边舱内,陈屿同样悬浮在凝胶中。他的生命曲线相对平稳,但神经信号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双层”状态。表层是深度休眠的delta波主导,死寂如深海。而在更深层,霍夫曼团队通过超高密度非侵入式扫描阵列捕捉到的信号,却勾勒出一幅令人震撼的星图!
\n
无数点纯净、微弱的意识“微光”,如同宇宙初生的星辰,稀疏却坚定地散布在原本混沌的意识“背景”上。它们不再是无序飘荡,而是围绕着几个极其微弱、却相对明亮的“核心”在缓慢旋转!霍夫曼将意识扫描影像投射在巨大的主屏上,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n
“看这里!这个核心的神经信号模式……与‘咖啡杯’的触觉记忆高度吻合!还有这里……对应着‘松香焊锡’的气味!这个最亮的……上帝啊……是‘林溪’名字的发音和他濒死时抓住她手腕的触觉记忆混合体!”他指向星图中央一个比其他“星辰”稍大、光芒更稳定的光点,“他……他在用这些被净化后的‘微光’,重构自己的记忆锚点!不是恢复,是……重塑!”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