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上,代表意识深度的脑电波形瞬间拉平,变成一条令人绝望的直线。
\n
“陈屿!”林溪扑到床边,手指颤抖地探向他的颈动脉。微弱的搏动还在,但意识已沉入无底深渊。
\n
“深度昏迷!快!甘露醇降颅压!准备呼吸支持!”医疗室内一片混乱。
\n
林溪踉跄后退,背脊重重撞在冰冷的、布满盐粒的灯塔内壁上。绝望如同冰冷的海水,瞬间将她淹没。她输了。她以为斩断枷锁是胜利,却亲手将他推向了崩溃的悬崖。
\n
`>核心堡垒状态:深度沉没。`
\n
`>外部干预:失效。`
\n
`>可用方案:`
\n
`-维持生命体征(消极等待)`
\n
`-尝试接入残余神经接口端口(风险:未知意识污染/连接失败率高)`
\n
`-终极协议:“神经织网”(理论存在,风险:极高)`
\n
`>警告:“神经织网”需蜂后节点深度同步,存在双向意识湮灭风险。`
\n
冰冷的分析再次浮现。接入残余端口?陈屿的神经接口已被物理破坏,强行接入未知端口,如同在废墟上接驳裸露的电线,结果未知。而“神经织网”……那是synergycore理论框架下最疯狂的构想——利用“蜂后”节点(林溪)强大的意识引导和整合能力,直接介入目标(陈屿)濒临崩溃的神经网络,如同最精密的织工,用自身的意识流去“编织”和“修复”对方破碎的神经通路,强行重构一个临时的、共享的“意识稳态场”。
\n
理论。从未实践。风险……意识湮灭。
\n
林溪看着病床上毫无生气的陈屿,看着监护仪上那条死寂的脑电直线。维持生命体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