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核心价值,不在那个可能夭折的项目里,也不在那些冰冷的债务数字里,而在他独一无二的创造力本身,在我们不可分割的绑定之中。
\n
我开始工作。目标:将那些散落在蓝图里的构想,剥离出具体的、受困于当前项目的形态,重新组合、简化、落地。利用我们现有成熟的技术模块(比如环境同步器的核心),构建一个最小可行产品(mvp)。一个能快速展示他核心概念价值、或许能吸引新目光的“火种”。
\n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实验室门内依旧死寂。我敲击键盘的声音在空旷的走廊里显得格外清晰。饿了啃面包,渴了喝冷水。我的世界里只剩下屏幕上的架构图和一行行冰冷的代码,以及门后那个沉默地燃烧着自己的灵魂。
\n
十几个小时后,一个极其精简但功能完整的demo原型在我的虚拟环境里跑通了。它基于环境同步器的基础硬件,但软件层面进行了彻底重构,专注于一个微小但震撼的应用场景:**“气味时光机”**。用户可以录制特定时刻的环境气味特征(比如童年老宅的木头香、雨后森林的泥土气息、爱人为你煮的第一杯咖啡的香气),并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这个设备精准地重现那个瞬间的“嗅觉记忆”。
\n
我将demo的运行视频、核心价值说明、以及基于现有技术的可行性分析,打包成一个简洁有力的演示包。然后,我做了一件最直接的事。我调用了陈屿实验室内部网络的一个最高优先级广播通道——通常只用于紧急系统警报。
\n
实验室厚重的金属门内,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响起!那是足以打断任何深度思考的强制中断信号。
\n
几秒钟后,门禁系统的红灯疯狂闪烁,然后“咔哒”一声,解锁了。
\n
我推开门。
\n
实验室里一片狼藉,但不同于上次的崩溃,这次是高强度工作的痕迹:写满复杂公式和风险分析的白板,散落的法律文件草稿,还有几块被反复测试到发烫的电路板。陈屿站在一片混乱中央,脸色苍白,眼窝深陷,但眼神不再是封闭的死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