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然也生出过送女儿入宫的念头,这是身为臣子的自觉性。
但相较而,若能让女儿入仕为官,那是比入宫更好的归宿。
金大人不是想让女儿做官,而是想让女儿桌案上那些图纸全都变成现实。他当殿撩袍跪下,高声道,“吾皇圣明!”
羽帝淡笑,“即日始,以《女科考录》为准则,女子当与百官同试入仕。令爱若当真有才学,不妨试试。”
金大人大喜,“微臣遵旨。”
陆续有臣子随金大人之后,赞同女官入仕。
即使百官附和者不达一半,却也达到了羽帝想要的效果。
羽帝突然话锋一转,又转回了原先的议题,“朕废六宫旧制,自然不单为省银两。”他眸光意味深长地扫过群臣,“家宅不宁,何以治天下?”
他执起朱笔,在诏书上添了遒劲一行。
鸿胪寺卿出列宣诏,“制曰:朕观历代兴衰,家齐国治。今敕令百官,不置偏房不养外室者,月俸增三成。倘有欺瞒,依贪赃例严惩。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群臣齐齐缄默。
那是月俸三成的问题吗?那是一种资格,是能不能入得了羽帝眼的资格,甚至可能会成为官员升迁的一种审核标准。
殿角铜漏滴答声中,工部尚书尤大人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他新纳的第八房妾室,上月刚产下庶子。
羽帝自然清楚“一夫一妻制”的推行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些观念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让人接受。
正如女子入仕,之所以推行起来比平常容易,概因北翼已率先实行,且并不损及男子利益。
是以减少妾室,约束德行,只能以奖励的方式进行,而非强制。
接下来,羽帝政令频出,围绕几方面。
其一,明晰御史台的职责范围,杜绝空谈误事的陋习
其二,整顿工部。
工部牵扯出来的贪腐问题,简直触目惊心。这也是羽帝迟迟不动工部的原因。
下狱的官员一大串,拔出萝卜带出泥,把大理寺和刑部忙得脚不沾地。
其三,梁国与北翼朝廷签订互市契书,打通双方各种贸易通道。
事实上,此举使得十二州的关税收入比往年赋税还多三成。
史官在《西梁春秋》中这样记录帝后商业兴国:免赋税是“示仁”,增关税是“藏锋”,二者共同实现了免赋税而不伤国本。
待这些政令举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