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这个曾经一度也是m国,甚至全球的电脑和打字机巨头之一。
\n
王按公司把在文字处理领域的优势保持了许久。整个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前几年,都是王按公司的黄金时代。
\n
历史上,1983年,王按公司的营业额高达15亿美元,王按个人资产一度达到20亿美元之多,稳居全球华人首富之位。
\n
然而,幸运并非总是眷顾着王按公司。在80年代末期,几乎与王按患上绝症的同时,王按公司也由于一连串的重大失误,由兴盛走向衰退。
\n
至1992年6月30日,王按公司的年终盈利降至19亿美元,比过去4年总收入额下降了16.6亿美元。
\n
同时,王按公司的市场价值也从56亿美元跌至不足1亿美元。鼎盛时期的王按公司雇员达3.15万人,却将减至8000人。
\n
正如十几年前王按公司神奇的崛起一般,它又以惊人的速度衰败了。
\n
实际上,早在1989年,王按公司就已陷入了资金匮乏的困境中,但那时王按的儿子王列仍然对公司的前景充满信心。
\n
“我们拥有30亿美元的年收入,决不可能垮台。“王烈自信地说道。事实证明,他错了,王按公司的产业损失相当惨重,在他们申请《破产法》第十一章“破产保护“之前3个月的痛苦煎熬中,王按公司没有得到新的投资者,深陷在债务的困境中。
\n
王按公司似乎在劫难逃,将近全部资产四分之一的巨额损失赫然逼近。
\n
这时的王按公司面临着违反银行债务协定的危险,该协定要求公司至少保持一个最低资产净值。
\n
即使王按公司能够成功地重组债务,也会规模锐减,甚至不能继续从事电脑行业。如此悲惨的处境将使王按公司5000名职工失业,而且,王按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