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使用多年,估值极低。
\n
钟伯显然吃准了他急需稳定的生产场所。
\n
陈秉文没有立刻还价,而是拿出了一份文件推过去。“钟伯,这是我在观塘新厂隔壁那个仓库的五年长租约,刚签的,年租三万五,押三付一。”
\n
他指着租约上清晰的条款和金额。“我本打算把长沙湾厂的生产逐步迁过去整合,那边空间更大,物流也更便利。
\n
买下您这里,更多是出于一份情谊和对稳定性的考虑,毕竟工人熟悉环境。
\n
但如果价格远超新建成本,那对我而言,整合搬迁反而更划算,虽然短期麻烦点。”
\n
陈秉文清楚,钟伯最需要的是快速套现离港。拖下去,对他不利。
\n
他以退为进亮出观塘仓库的租约,就是告诉钟伯:我有退路,不是非你不可。
\n
钟伯仔细看着那份租约,脸色微变。
\n
他确实耗不起时间,儿子早就催他好多次了,让他过去带孙子。
\n
再不过去惹毛了儿子、儿媳,到时候不给他养老就惨了。
\n
沉吟片刻,钟伯试探着问:“那阿文你觉得多少合适?”
\n
“设备折旧严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n
陈秉文单刀直入,“厂房本身,按目前长沙湾工业区的实际成交价,一千二百呎,合理价格应在二十五万左右。
\n
考虑到我们合作愉快,我愿意出价二十六万,一次性付清,免去您后续一切收租、管理的麻烦,您拿钱走人,专心陪儿子享天伦之乐。如何?”
\n
陈秉文精准地戳中了钟伯的核心需求:快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