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宵积累的口碑、《东方日报》的报道、标准化的形象和便捷的位置,让“陈记糖水店”迅速成为很多白领精英们每天必不可少的去处。
\n
高振海每日奔波于五个门店之间,协调补货、处理突发状况、监督服务标准。
\n
他脸上的稚气褪去不少,取而代之的是沉稳与干练。
\n
“文哥,铜锣湾店今天上午就卖空了三次!旺角和尖沙咀的客流也超预期!
\n
就是原料消耗太快,钟强那边说长沙湾厂的生产线快拉满了。”
\n
“知道了。”陈秉文站在中环店的角落,观察着客流,眼神沉静。
\n
五家店的日营业额汇总到他手中,数字亮眼,平均单店日销轻松突破三千碗,远超预估。
\n
“阿海,设备采购进度如何?观塘新厂必须加快!”
\n
“二手设备谈妥了,比预算省了五千,后天就能运过去安装。
\n
新招的十名工人,钟强亲自在长沙湾带,一周后就能分一批去观塘。”
\n
“好。”陈秉文点头,“让钟强把核心配方和关键工艺控制点整理成册,新厂必须严格复制长沙湾的标准。
\n
观塘厂投产后,长沙湾厂产能重心逐步转向支撑九龙西的流动点和门店,观塘则覆盖九龙东和港岛东。
\n
物流配送路线让阿生也同步优化,确保配送时效。”
\n
......
\n
这天下午,陈秉文正在长沙湾食品厂办公室与钟强讨论新厂首批生产计划,电话铃声急促响起。
\n
汇丰证券的张经理打来电话。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